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领导能力与管理水平

请输入搜索信息:

【示范建设模范】心系学生 改进管理——记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子项目负责人、学生处处长须 建

发布:本站编辑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0-28 16:21:15  浏览次数:

学校是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开设,学校的一切是为了学生。学校的运行需要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坚持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围绕人才培养与学校发展,从维护学生利益出发,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创新,始终成为我校学生管理的主旋律和原动力。
根据学校示范校建设的要求,我与我的团队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对学校学生管理现状进行了反复调查研究,对改进学校学生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与探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主要表现如下:
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热心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我认为:学校加强学生管理的目的,不是要将学生“捆死”,而是要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对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与目标等方面的思想大讨论,带领学生处全体同仁认真落实学校“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要求,将“营造师生和谐之园,构建学生温暖之家”作为共同的工作理念。我作为团队领头人,带头开展微笑服务,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平等与学生交流,尽力解答他们的困惑。为掌握第一手资料,我每周晚上大部分时间,都放弃了回家休息的机会,坚持住校与同学们在一起。与他们谈心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贴近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学生处同志们齐心协力,努力变单纯管理为服务。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在学校许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部分服务还很不到位的情况下,同学们被我们的热情所感动,保持与学校同心同德,有力的支持了学校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创新学生管理制度推进改革与质量工程
学校学生处管理的职能是代表学校对各学院学生工作从计划、到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督促与检查,达到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协调发展的目的。我
坚持对学生管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带领学生处全体同仁一道认真梳理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及蕴含的发展潜质,认真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新要求,认真分析了学校现状,坚持“教育引导,榜样激励,制度规范,管理促进”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严谨、高效、务实、拓新”的管理风格。在“242”学生工作总体方案下、我们每年都对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严格执行,效果明显。我校在全国率先公开出版《学生手册》,去年又新出版了《入学教育手册》,使用效果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目前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完整配套,基本符合我校管理要求和运行需要。
积极深化学校内部学生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强化院(部)管理职能 努力扩大院(部)管理权限
在我国高校系统中,有相当数量的发展历史不长、办学资源不够丰富的高校,基本上实行的是“集权式”的学校管理模式,学生处一管到底。这种模式在规模不大、学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来说是必要和正确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今中国高校几乎都在扩大规模,规模增长与资源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人才培养新要求,也增加学生管理的成本支出,情况与从前大不相同,仍然实行“集权式”的学校管理模式显然不合时宜了。老方法一是过分集权,管理幅度过大,既力所不及,又导致管理死角。二是束缚了院(部)手脚,调动不了积极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如我校在学风建设中对学生的晚自习管理,以前由学生处天天带人查,往往处处“救火”,难以顾及全局,现在由各院(部)自行组织,学生处只是督促检查,效果明显改善。且这项改革得到院(部)的欢迎和大力支持。当然,放权并不是不问不管,而是下移管理重心,加强对与院(部)工作指导。这样往往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为院(部)服好务。我们坚持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作好工作示范与培训。每次获得项目资金,都首先考虑辅导员的培养提高,力所能及地为辅导员的工作创造条件。经过近一年来的努力,我们初步形成了上下合力、校、院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心系学生 以教育为先导 以管理为基础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我校学生工作在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确立了“坚持教育引导与管理促进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思路,在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去年创建“青爱小屋”首战高捷,成为全市首批示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防艾教育、爱心慈善教育活动远近闻名,成绩斐然。我们始终坚持管理与育人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团学干部、辅导员助理两只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先导,以管理为基础,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工作局面,我校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突出,2012年度,我校学生管理工作进入全市学生管理先进行列,被市教委评为先进单位。
不断完善学生制度建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管理制度是否合理,不应该由管理部门单方面说了算,而是应该由学生说了算。再好的制度,没有获得学生的认同,执行起来没有群众基础,不能算成功。我们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意见,特别是反复征集学生和辅导员的意见,学生的意见只要是合理的,我们就采纳。许多管理制度我们是改了再改、如制定学生生活区域学习和生活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反复听取学生的意见,减少压制式的条款、增加激励的正能量。使我们的制度建设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自觉的行为准则。
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只是在我的岗位上尽量去扮演一个合理的角色。所有的成绩都是我们团队共同的成果!学校在示范校建设中,要真正做到教育教学同步发展,还需要深入学生之中,认真总结和厘清我校学生管理发展的思路,需要扩大视野多学习外校的经验。实践证明:研究管理工作,总结管理经验,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才能正确指导实际工作,才能使我们的管理工作在符合我校学生客观情况的轨道上顺利推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而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只要干部起好表率作用。紧密依靠群众、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我们就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领导能力与项目管理水平宣传组供稿)




上一篇:规范创新管理制度 提高领导能力水平

下一篇:加强思想教育 提升党员素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召开党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