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建设动态
u 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第三次常务理事会隆重召开
u 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加强全科医学重点学科建设
——我校“全科医学专业”成功申报重庆市卫生局医学重点学科
u 我校与美国爱尔琴社区学院达成合作意向
u 与行业接轨 推进康复专业建设——学校艾继周副校长一行参观访问重庆市残联
u 完善制度 规范建设——我校召开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研讨会
u 我校顺利召开2013年示范建设工作推进会
专题建设
u 认真谋划积极整改扎实推进努力完成领导能力与管理水平整改与建设任务
u 临床医学院参加2013年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论坛
u 护理学院召开“3+2”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u 我校召开市级示范校专业建设指导专家组工作会
u 医学技术学院第五届检验技能大赛
u 我校召开示范校建设项目宣传与推广工作组第二次工作会议
交流培训
u 我校举行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骨干临床合理用药
知识集中培训项目
u 加强与“211”工程院校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
——我校副校长朱照静一行赴西南大学药学院考察学习
u 药学院模拟GMP实训工厂再次迎来“985”高校学子见习
u 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一行莅临我校药学实训基地 考察指导工作
u 医学技术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学术讲座
u 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赴台湾坜新医院学习培训
【建设动态】
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第三次常务理事会隆重召开
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职教集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2年5月重庆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充分发挥职教集团资源共享、合作育人功能。2013年5月21日,在璧山县人民医院隆重举行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出席本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吴海峰,副校长艾继周、唐全,璧山县人民医院院长朱堂棋、副院长张宏、刘光碧,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文,四川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何鹏、龚成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元君,重庆市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所所长尤良,重庆太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处处长姚琳等。本次会议由集团副理事长单位璧山县人民医院承办,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等10余家理事长或副理事长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参会。
本次大会由常务理事会秘书长艾继周教授主持,集团副理事长单位璧山县人民医院院长朱堂棋致欢迎辞;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会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年度计划;表决通过了四川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鑫斛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加入职教集团的申请;讨论了重庆医药职教集团徽标、网站建设等内容,并达成共识。璧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宏对校院合作办学“1+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和交流;重庆太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处处长姚琳做了 “校企合作经验办学交流”的主题发言;参会代表就校企院合作办学和职教集团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常务理事会秘书长艾继周代表常务理事会对东道主璧山县人民医院的热情接待、有序组织表示感谢。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进一步促进了职教集团成员间的交流,进一步完善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的体制机制,扩大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在重庆地区医药行业的影响,必将对我市企业和地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加强全科医学重点学科建设
——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专业”成功申报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重点学科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而“强基层”的关健是实施“全科医师制度”。 为积极响应2012年卫生部与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文件精神,为卓越医生培养搭建良好平台,我校临床医学院积极组织推送 “全科医学专业”申报重庆市卫生局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并于2013年5月31日,顺利通过了由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教育(国际合作)处组织的专家评审。
评审会由市卫生局科技教育(国际合作)处丁国富主任主持。市卫生局科教处陈永忠处长、学校党委书记吴海峰、全科医学学科带头人何坪教授、官晓鸣主任医师,科技产业部部长杨治国及联合申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员共9人参加了会议。评审专家组成员有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培林主任医师(组长)、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王润华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谢波教授(主任医师)。
首先,学科负责人何坪教授从学科基本情况介绍、未来建设方向与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和学科预期成果等四个方面进行汇报;随后,由市卫生局组织的专家组认真查阅资料、评议、表决,对该项目的申报材料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形成意见如下:(1)项目依托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培养规划”项目单位,在学科建设方面已有显著成果,基于全科医师岗位职业能力构建了全科医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学校、医院、社区”三方联动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构建了有一定特色的开放式、多途径、多形式、多手段和多目标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卓越医生规划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有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重点研究方向有较长期积累,研究内容与目标紧扣国家医疗卫生改革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学科建设思路清晰,三年规划合理、科学,建设责任明确,各项措施落实有较好的保障,管理制度完善,能够保证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4)学科团队结构与分工较为合理,主要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均为正高级职称。主要负责人为重庆市全科医学著名专家,在全科医学学术界地位较高、影响较大,在多个全科医学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为重庆市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5)建设单位对学科发展有完整的支持保障制度。专家组评审结论:建议予以立项。
最后陈永忠处长特别强调学科要加强领导、加强合作、做出特色。学校党委书记吴海峰代表学校郑重承诺:学校高度重视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从人力、财力、物力保证学科建设的实施与任务完成。
全科医学是我校第一个申报的医学重点学科,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实施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的试点工作,为西部乃至全国同类院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我校与美国爱尔琴社区学院达成合作意向
2013年6月15日,美国爱尔琴社区学院(ECC)来我校进行访谈和交流。我校副校长朱照静教授率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会见了来宾。
首先,朱照静教授向来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来宾们参观了我校医学技术学院实训中心、临床学院实训中心及护理学院实训中心,对我校职场化的教学环境及丰富的教学设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参观结束后,爱尔琴社区学院来访人员和我校有关领导在护理学院会议室举行了会谈。来访学校健康学院院长温迪·米勒女士、随行毛博士,我校副校长朱照教授、科技产业部部长杨治国、护理学院院长杨红教授、副院长江领群副教授、临床学院院长何坪教授、医学技术学院院长甘晓琳教授参加了会议。护理学院青年教师雷宁担任现场翻译。
温迪·米勒女士、毛博士介绍了爱尔琴社区学院的师资力量、办学实力,表达了与我校进行合作的热切期望。座谈会上,分别播放了我校和护理学院的宣传纪录片,激发了来宾极大的兴趣。此外,双方还就学生交换、师资交流及教育教学模式交流、开展合作研究等事项进行了探讨,并当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与行业接轨 推进康复专业建设
——艾继周副校长一行参观访问重庆市残联
为促进临床医学院康复专业建设,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康复中心培养人才,2013年5月14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艾继周副校长同临床医学院何坪院长一行来到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进行参观访问,并就双方的合作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双方交流中,临床医学院何坪院长首先介绍了我校康复专业开设情况。康复专业于2008年首届招生,目前已有两届学生毕业并顺利就业,该专业为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在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经费支持下,学院已建设有近1000平米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学院积极开展与重庆市残联接轨,与之共同合作培养康复专业人才。
何坪院长谈到,双方合作的思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体现在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置、专业教学等方面,希望能吸纳市残联专家团队的参与和指导。二是在实训建设方面的合作,市残联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有丰富的康复实训资源,我院希望与市残联合作,整合教学资源,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好的实训条件。三是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合作,希望借助于市残联的就业渠道,全面掌握行业需求,促进我院学生对口就业。
随后,艾继周副校长重点强调了康复专业的发展对西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及我校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表达了我校与市残联合作的美好愿景。
市残联副理事长任能君在听完艾校长及何坪院长的介绍之后,也详细介绍了市残联的情况。任副理事长表示,市残联愿在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及就业等方面与我校多方合作,共同促进我校康复专业的发展,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作出努力。任理事长还对我校康复实训基地建设、老年康复的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通过此次的交流合作,双方初步确定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意向,为我院与市残联的合作迈开了第一步,为我校康复专业的发展拓展了新思路,也为临床医学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奠定了基础。
完善制度 规范建设
——我校召开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研讨会
2013年7月5日上午,示范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组在图书馆六楼会议室召开工作研讨会。项目负责人吴海峰书记出席会议。各子项目建设组组长、秘书、示范办主任共27人参加会议。人事处杨梅处长主持会议。
会上,杨梅处长汇报了项目建设总体情况。她以“管理的示范就是创新制度、执行制度”为主线,从建设基础、建设任务、建设进展、特点效果、问题对策、后期工作六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建设取得的特点效果。提出在示范攻关阶段,建设的任务一是要由点到面进行推广,要把推广宣传的工作与政治学习、专项工作相结合。二是抓住新职工、新学生进校的培训教育相结合。三是与兄弟高校进行交流相结合,从校内到校外宣传推广。四是制度建设与科技手段集合,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克服传统管理手段下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让信息化建设工作成为学校规章制度落实的助力器。
苏承福、李碧祥、刘家英、须建、杨梅、杨治国、刁红分别代表党群、行政后勤、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人才、科研及产业、工会(教代会)7个子项目建设组作了主题交流发言。须建处长以“为学生服务,为学生装备”为目标,全面阐述了《学生素质教育大纲》统领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刘家英处长客观分析了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等6个方面制度实施的效果和问题,表示要借示范建设平台,攻坚克难,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宣传部、后勤处等7个承担建设任务的部门负责人积极发言,他们梳理盘点了制度在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一致认为管理需要制度,制度规范行为。
示范办谢庆娟主任作了题为《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促进学校成为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和发展的示范》的发言。她阐述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指出制度建设要和中国国情相适应,要体现职教特色、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体现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她说示范校并不是指硬件上的示范,而是指软件上示范。制度建设的成果提炼要反映先进办学理念的示范、勇于改革创新的示范、一流培养质量的示范、鲜明办学特色的示范。
项目负责人吴海峰书记对制度建设组前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赞扬研讨会开得及时、开得简朴,富有成效,体现了管理队伍落实八项规定和走群众路线的决心和行动。他强调制度建设要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严谨规范,相互匹配。他还热情鼓励建设组全体成员在制度建设这个高水平高层次的领域获得历练。
我校顺利召开2013年示范建设工作推进会
2013年6月20日下午,我校2013年示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图书馆6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子项目负责人及示范建设干事。会议由艾继周副校长主持。本次会议邀请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示范办主任辜川毅副教授做报告。本次会议分为三个阶段。
会议的第一阶段,辜川毅主任首先从三方面介绍了如何提炼示范校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即项目评价指标的作用、如何确定主要评价指标及项目标志性成果提炼。辜主任用十六字提出了建议:“明确目标、扎实推进、总结提炼、固化成果”。
会议的第二阶段,财务处副处长郝树芹结合重庆市会计事务所对我校示范建设资金使用的审计意见,提出了规范资金使用及报账票据的相关要求。六个建设项目一级负责人分别对2013年1至6月示范建设进行报告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人事处处长杨梅介绍暑期各类教师培训并提出希望。
会议的第三阶段,示范办主任谢庆娟介绍各项目完成情况并提出总体要求,她指出目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应加大力度;各职能部门应明确责任,积极推进示范建设;各项目组应积极思考、总结提炼、固化成果。
最后,艾继周副校长进行总结。他要求大家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加快示范建设步伐,提炼成果,争取高质量通过示范建设验收。
【专题建设】
认真谋划积极整改扎实推进
努力完成领导能力与管理水平整改与建设任务
自学校年初下发《关于2012年示范建设检查整改任务》(重医高专〔2013〕3号)文件后,领导能力与管理水平项目建设组根据文件的通知安排和要求,按照示范办提出的整改要求和任务书规划的阶段验收点任务安排,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改进方法,创新思维,积极整改,确保了2012年度整改任务和2013年1-4月建设任务的扎实推进。
领导能务和管理水理建设项目是学校层面打造的2个示范校建设支撑项目之一,包括领导能力建设与管理水平(6-1)、机制建设(6-2)和现代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及人才队伍建设(6-3)等3个二级项目和15 个三级子项目建设任务。项目建设组在党委吴海峰书记和工会鲜尽红主席的关心指导下,在3个二级项目负责人罗湘部长、杨梅处长和杨永跃主任的直接带领下,在各子项目牵头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按照整改计划和月计划的安排扎实稳步推进,在学校示范校建设绩效考核组5月6-7日组织的集中考核验收中,本项目组基本完成2012年度整改计划2项任务,较好地完成了2013年1-4月建设任务规划的29个验收点任务,得到考核组一致肯定。
为确保本项目建设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在5月8日上午听取考核组考评汇报会后,针对考核组反馈的突出问题,项目组负责人党委吴海峰书记和工会鲜尽红主席于5月8日下午即刻召集3个二级子项目负责人开会,就下一步如何做好领导能务和管理水平项目建设任务的统筹、配合和整改等事项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
临床医学院参加2013年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论坛
2013年6月14日,由学校党委书记吴海峰带队,教务处、示范办、临床医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代表9人前住重庆工商大学参加2013年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论坛。
论坛中,来至美国爱尔琴社区学院的医学院院长温迪.米勒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郑旭煦博士,分别作了“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Challenges and Best Practices”“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专题发言。随后,美国爱尔琴社区学院校长山姆法学博士、汽车技术专家盖瑞.诺顿教授、毛瑞瑄哲学博士就“全球经济一体化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圆桌讨论。本次论坛由重庆卫视科教频道田方军主持,来至河南、四川、广西和重庆五省40所国内高职院校,共计157人参加了会议。
何坪院长代表临床医学院参会。回校后,她把此次会议的主要收获与临床医学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全体子项目负责人进行了传达,在此基础上,也对临床医学专业示范建设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内容提出了一些新的工作设想。临床医学专业也将立足于国际医学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拓展与国外专科医学院校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我校该专业更好发展。
护理学院召开“3+2”高职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强中高职课程的统筹与衔接,充分发挥我校护理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实现“3+2”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2013年6月6日下午,护理学院在实训中心召开了“3+2”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会议由护理学院江领群副院长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护理学院杨红院长、院综合办主任、护理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各课程负责人,基础部、药学院相关课程组负责人以及示范建设干事等20余人。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有:研讨与我校联合开展中、高职立交桥项目的重庆医药卫生学校、长寿卫生学校、重庆医科学校三所中职学校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目前“3+2”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与修改意见;研讨对中职教师师资的培养方案。研讨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分别就中、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及教学进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形成了“3+2”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草案,并就如何对中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如何统一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通过本次研讨,对“3+2”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的统一、规范打下了基础,对保证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校召开市级示范校专业建设指导专家组工作会
2013年5月30日下午,我校市级示范校专业建设指导专家组工作会在图书馆6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负责专业建设指导的全体校内专家及秘书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示范办主任谢庆娟教授主持。
会上,专家组组长艾继周副校长就启动专业建设指导专家组工作进行了动员,要求各位专家本着高度负责、公平公正的原则对46门课程建设、44门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性意见。示范办主任谢庆娟就课程建设的现状、专家组工作职责及分工作了说明。示范办副主任兰作平就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标准及资料挂网技术规范作了说明。最后,专家组成员进行提问及交流发言,使各位专家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操作规范。
本次会议对促进我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
医学技术学院第五届检验技能大赛
为进一步深化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医学技术学院于2013年5月16日下午2:00在本院实训中心举办了“医学技术学院第五届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此次大赛竞赛项目按我院三个专业分为临床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理化检验技术三个项目,选派了2011级和2009级共7个班级的50名学生代表参加。重医大附一院检验科副主任夏云主任技师、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吴清副主任技师、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化学检验室主任张伟主任药师等三名行业专家莅临现场进行考评、指导。学校领导也极其重视,艾继周副校长、学生处、教务处、招就办以及校督导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首先,甘院长代表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专家、领导莅临指导,也预祝参赛的同学取得优异成绩。随着艾继周副校长宣布“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学院第五届学生技能大赛”开始,比赛拉开帷幕,整个赛场气氛热烈,参赛的同学们沉着应战,在紧张激烈竞赛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本次技能大赛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34名、班级组织奖2名。
赛后,三位行业专家对此次大赛各个竞赛项目进行了点评。希望同学们扎实、勤练基本功,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党总支书记万宗碧作了总结发言,祝贺医学技术学院第五届检验技能大赛圆满结束。她激励同学们存优弃劣、勤思善能、勇于实践、追求精益求精,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召开示范校建设
项目宣传与推广工作组第二次工作会议
5月20日,我校示范校建设项目宣传与推广工作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东教六楼会议室召开。项目宣传与推广工作组成员工会主席鲜尽红,组织宣传部部长罗湘、副部长雷道海,机关党总支书记苏承福,医学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万宗碧,临床医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海英,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云杰,基础部党总支书记徐智勇,示范办副主任兰作平,组宣部宣传干事曾杨参加会议。会议由组织宣传部部长罗湘主持。
会上,项目宣传与推广工作组副组长罗湘作工作组1—4月工作总结汇报,从人员机构补充,学校示范校建设专题网站建设,开展向杰出校友周月华学习活动,策划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等方面展现了示范校建设项目宣传与推广工作组成果,并通报了学校示范校建设绩效考核中指出的工作组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
相关工作人员通报了学校示范校建设各方面工作的推进情况和近期安排,指出了1—4月各建设项目宣传信息报送情况以及目前信息报送工作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组下一阶段宣传信息报送的最新要求。
示范校建设项目宣传与推广工作组组长鲜尽红在讲话中指出,各项目宣传与推广信息负责人要对过去建设以来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多花精力和时间写出有分量、有质量、有粹取的宣传报道,要克服持久战的疲软,努力为示范校建设鼓劲儿,加强各方面正面引导,传递示范向上的正能量,调动广大建设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交流培训】
我校举行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药学骨干临床合理用药知识集中培训项目
2013年5月7日上午,由中央财政和重庆市财政支持的 “2013年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骨干临床合理用药知识集中培训项目”开班典礼在我校图书馆六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该培训项目是我校药学专业及专业群社会培训能力建设的又一个重大项目。项目由重庆市卫生局主办、我校承办,是首次对我市基层骨干药学开展集中培训,受到市卫生局和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重庆市卫生局副局长程超、药政处处长邓莉,我校党委书记吴海峰、副校长朱照静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开班典礼。来自重庆市39个区县117名基层医疗机构药学骨干学员参加了开班典礼。典礼由药学院院长杨元娟主持。
会上,吴海峰书记为开班典礼致欢迎辞,他代表我校对此次培训班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对出席开班典礼的各位领导及参加本次培训的基层骨干药师们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药学院的发展历史和建设规模。吴书记强调我校能够承办本次培训项目,一方面说明我校药学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得到重庆市卫生局的肯定和认可,另一方面我们承担起向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临床药师队伍的重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他表示,学校一定会全力支持临床药师学员的培训工作,努力为各区县培养一支合理用药管理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基层药学和药政人才队伍,为我市的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全面落实奠定基础。
本次培训班的举办得到重庆市卫生局的高度重视,市卫生局程局长出席开班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程局长充分肯定了我校办学实力和培训能力,相信我校能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其次,他对本次培训工作提出两点意见:一是要深刻领会基层药学骨干集中培训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基层药学服务水平。并对本次培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树立良好生活作风;二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学习,多向老师请教,学员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三是培训基地要加强管理、及时报告,确保培训工作质量。他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让学员掌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政策、药学基本专业知识、临床合理用药等相关知识,全面提升我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学骨干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基层药学服务的需要,推动基层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市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及新医疗体制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和学员们亲切合影。
随后,卫生局药政处邓莉处长做了《基本药物制度解读》专题讲座,邓处长向学员解析了基本药物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联系和区别,介绍了我市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情况,还解读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最后介绍了本次培训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邓处长的讲座让学员们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有了深入了解,对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深。
5月6~5月25日,由中央财政部、卫生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持,重庆市卫生局主办、我校承办的“2013年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骨干临床合理用药知识集中培训”在我校顺利举行,来自重庆市39个区县117名基层医疗机构药学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在重庆市卫生局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校药学院与培训部密切配合,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本次培训任务。
学校按照重庆市卫生局关于《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2013年合理用药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渝卫药〔2013〕2号),精心制订培训方案,精选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力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期20天的培训里,我校聘请多名知名教授和行业专家来校讲学。我国临床药学学科创建者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系主任蒋学华教授介绍了《临床药学学科发展状况》,知名临床药理学专家西南医院药学部主任夏培元教授做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专题讲座,新桥医院药学部专家张恩娟教授讲授了《基层医疗处方点评及处理事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邱峰分析了《基层医院建设对临床药学的要求》,并由重庆市市卫生局药政处邓莉处长解读了《基本药物制度》,同时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金蜀蓉、重庆市肿瘤医院药剂科主任陈开杰和重庆市沙区人民医院药房主任熊毅分别做了《基层医院常见用药问题及处理》、《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运行与管理》和《新医改形势下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与途径探讨》的专题讲座。
培训中,我校还选派了副校长朱照静,药学院院长杨元娟、副院长杨宗发和药理教研室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朱校长做了《药物剂型与临床疗效》精彩讲座,杨院长阐述了《药学服务概述》,老师们针对性地培训了临床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消化性溃疡等)的用药指导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相关法规。培训班还安排学员们参观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和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实地学习了这几家医院临床药学开展、处方点评审核及药品管理等工作情况。
通过120学时的集中培训,让我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学骨干人员了解了临床药学学科前沿和医院药学发展方向,掌握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关政策、药学基本专业知识、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基层常见用药问题处理、处方审核与点评和临床合理用药等相关知识。学员们一致认为本次培训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强化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他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回去后一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实际工作中,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为提高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贡献力量。
5月25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骨干临床合理用药知识集中培训任务圆满结束。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学员专业知识,提高了学员合理用药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全市各基层医院药学人员搭建了合作与交流平台,为巩固我市基本药物制度,提高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合理用药水平,推动我市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也进一步提高了我校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加强与“211”工程院校交流合作
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
——我校副校长朱照静一行赴西南大学药学院考察学习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教学水平,2013年5月27日,我校副校长朱照静带队,药学院院长杨元娟、副院长杨宗发、办公室主任伍彬等一行5人赴西南大学药学院考察调研,向高等学府学习优秀办学经验。西南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夏德全、副院长胡昌华、党委副书记刘作勋等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朱校长一行。
座谈会上,夏书记介绍了药学院基本情况、办学方向和特色,重点介绍了学院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优势、做法和成绩,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办学的成功经验。我校朱校长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和近期概况,重点介绍了药学院办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希望能与西南大学深入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理念、吸收优秀经验,提升我校教学科研水平。会上,西南大学胡院长、我校杨院长也纷纷发言,就办学思路、实训中心建设等方面展开广泛交流,并积极寻求合作方向,力争在人才培养、科研教改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帮扶我校上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西南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考察调研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参观学习,增进了两所高校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高校间的学习与合作。同时,我校从中取得真经,学习了高等学府的先进工作经验,拓宽了视野,将对学校下一步发展及示范校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校药学院模拟GMP实训工厂
再次迎来“985”高校学子见习
2013年6月20日,“985”高校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10级生物工程专业50余名同学在贵校王建华教授带队下,到我校GMP实训工厂参观见习。药学院副院长杨宗发、药剂教研室老师江尚飞及实训中心老师接待了重大学子,并现场指导见习活动。
杨院长为重庆学子播放了学校的宣传片并详细介绍了药学院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王教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积淀感到震撼。
随后,杨院长和江老师分别带队,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模拟GMP实训工厂的固体制剂车间、液体制剂车间和生物制药车间,并参观期间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了悉心解答。参观见习结束后,“能够见到这么齐全的药物制剂设备感到非常兴奋,让我们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大开眼界”班长激动地说。王教授也表示非常感谢我校为同学们提供学习见习的机会,希望今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尤其是希望重庆大学与我校在学生实验实训方面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重大学子的到来,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我校实训基地建设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为我校与985高校进一步交流合作搭建了友谊的平台。
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一行
莅临我校药学实训基地考察指导工作
2012年,我校建成拥有占地面积22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资产1063余万元的药物制剂实训基地,该基地也是重庆市高校首家GMP模拟工厂。基地投入运行一年多来,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充分利用我校资源,提升全民用药素质,我校特向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委员申报建设沙坪坝区药学科普基地。
2013年7月18日上午,重庆市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音一行三人莅临我校药学实训基地考察指导工作。我校科研处处长杨治国,药学院副院长杨宗发、办公室主任伍彬、实训中心主任刘葵等热情接待了来访领导。
在杨处长等人的陪同下,张主任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我校药学院实训基地固体制剂车间、液体制剂车间、制水车间和生物制剂车间,实训中心主任刘葵老师向领导们详细讲解了实训基地的主要设备配置、药品生产流程以及实训基地使用等情况。张主任对我校药学实训基地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认为我校实训基地在硬件建设、内涵打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医学技术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学术讲座
2013年6月13日上午,医学技术学院特邀美国Cleveland医学中心临床实验中心主任Eric His教授、临床化学部主任王思和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Lurie儿童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主任郑晓天教授到我校进行访谈和学术交流。来宾们首先参观了医学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对我院职场化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给予了赞赏。随后,在医学技术学院会议室举行了座谈,朱照静副校长,科技部杨志国部长和医学技术学院领导参加了会议。Eric His教授、郑晓天教授介绍了各自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工作,朱校长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和专业建设情况,双方就选派骨干教师进修、培训,开展合作研究等事项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下午,在我校学术报告厅开展了美国医学检验系列讲座,我校200余名师生参加了聆听。美国Cleveland医学中心王思和教授首先作《美国医学检验教育》讲座,介绍了美国医学检验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课程设置和要求。该中心的Eric His教授作了《临床检验现状与未来》的讲座,介绍了美国检验医学与中国检验医学的异同,美临床检验科的任务。随后来自美国西北大学Lurie儿童医院郑晓天教授为我们作了《分子生物技术在临床病毒诊断中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临床病毒诊断的最新进展,分子生物技术的检测以及他们研究实验室的研究课题。最后三位教授与师生就两国间医学检验教育、就业、临床工作、学术动态等方面进行了互动与交流。专家们轻松、诙谐的讲学风格,得到了全场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掌声。专家们也殷切希望同学们热爱自己的专业,技术上求精,定会有所作为。
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赴台湾坜新医院学习培训
在示范校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推进临床学院教学骨干的临床能力和双师素质培养,加深与国际同行业间交流,2013年7月7日,我校临床医学院1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受邀来到联新国际医疗集团台湾坜新医院,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全科医学专业培训。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是台湾首创医院连锁经营的医界团体,集团下属的坜新医院是亚洲第一家全院通过ISO9002品质管理系统及ISO14001环境管理系统验证的机构,医院拥有大量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资深管理师。此次培训对于我校全体学员,可谓是一场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盛宴。
本次培训课程由台湾坜新医院许诗典资深副院长、 社区医学部周腾达部长等主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台湾全科医师发展介绍、慢性病个案管理、医疗服务礼仪、康复医学、全科诊疗态度与技巧、健康促进实务与操作、老年医学理论介绍、健康检查与健康管理、安宁缓和医疗介绍等。培训方式多样,有理论授课、实地参访、带教观摩、分组演练、心得回馈等。
医院优良的服务品质让我校老师大开眼界,授课老师们先进的理念、丰富的实践经验、生动的讲解、精彩的案例展示让我校学员叹为观止,他们无私的分享让我们此次培训受益匪浅。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很大:一是较为全面的了解到两岸医疗存在的异同点及台湾全科医学开展的成功之处;二是对全科医学学科理念有了更新,并进一步激发了老师们在教学理念上的更新,以及对授课内容的取舍、重难点的把握上的思考;三是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也有了更深刻直观的体验,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参培教师认识到,我校作为医学类高职高专,是重庆市基层医疗人才成长的摇篮,这也体现了我校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意义重大。临床医学院将以市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师资力量,促进医学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为培养面向基层的、适应医疗卫生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努力。